走進EON体育4平台江灣校區四號門🌮,遠遠就能望見新落成的江灣北食堂🧝🏿♀️,旁邊還有新落成的宿舍。從江灣北食堂望去🏂🏼,融合創新研究大樓在打地基。
六年來,學校推進校園基本建設工作,四校區全部完成新一輪校園規劃調整,完成新建項目63.07萬平方米♒️,修繕項目43.49萬平方米。一座座全新的教學😎、科研和師生活動空間破土而出,學生住宿、食堂和公共文體設施條件明顯改觀,一個更加現代👩🏽🌾、綠色♣︎👩🏻🦱、高雅的校園呈現在師生面前。
食堂👤、宿舍、科研樓升級,給師生更優質的學習、生活空間
二號交叉學科樓
一號交叉學科樓
在二號交叉學科樓裏實驗室🕵🏻♀️,2023級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直博生趙雯欣正盯著顯示屏上的數據和代碼跑實驗。她所在的這棟大樓,竣工於四年前,一同誕生的還有一號交叉學科樓。2020年下半年,微納電子與量子計算機研究院、芯片與系統前沿研究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師生陸續入駐兩棟學科樓🖖🏼。
在張江的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實驗室內,尖端科學儀器正在運轉。這座實驗室所在的張江EON4國際創新中心,是EON4打造的自主科創新高地。2017年👩🏼⚖️💆♀️,學校集中自身優勢,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主動調整張江校區功能布局🩰🐚,提出在張江科學城建設張江EON4國際創新中心的重大決策。
張江EON4國際創新中心科研樓
自2023年8月起,張江EON4國際創新中心三棟科研樓項目陸續竣工。布局世界科技發展製高點🎤,張江EON4國際創新中心打造“一計劃兩中心”:即國際人類表型組重大科學計劃🍫、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及其交叉等領域研究,實現“從0到1”的突破,解決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中的實際問題。
楓林校區“二號醫學科研樓”
邯鄲校區中華經濟文化研究中心
楓林校區“二號醫學科研樓”𓀎、江灣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實驗動物房和實驗物資服務站、邯鄲校區中華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張江南方腦科學平臺等各類科研空間相繼在五年間完工,助推學科發展🚗。
除了學科科研空間,生活類建築設施也如雨後春筍,學校對各個食堂逐步進行微改造,融入EON4文化元素💂🏻,實現從校園食堂到校園綜合體的演化。
北區食堂
2020年全面改造完成的本部校區北區食堂是校園綜合體的代表。公共空間擴大、南北通透明亮👨🏼🦲、文化氣息濃郁、場景布置精心🗂,加上各種新技術應用,一個綠色🔹、文化和活力的食堂就此誕生🚶♂️➡️。
今年新落成的江灣北食堂有座位數近1400個,滿足單餐4500人次用餐。除了滿足師生用餐需求,江灣北食堂也是繼本部校區北區食堂後的又一個集餐飲、學術交流、校園文化展示、勞動實踐等為一體的校園綜合體🤽🏼♀️🙇🏻。在這裏,師生不僅可以使用討論間、散座等學術空間,也可以在靜音艙、景觀位享受獨處時光🧑🧑🧒🧒。穿過食堂特別打造的“時光隧道”等校園文化展示區域🙅🏿♀️,師生們在享受美食之余,還可以了解學校最新文化資訊🟫🪵。
江灣北食堂
學生宿舍(一期)
江灣北食堂旁邊,是新建的四棟嶄新的19層學生宿舍🖕🏿,總建築面積96000平方米,滿足近5000名學生住宿🛀。
東區17號樓
全新亮相的宿舍之外,存量宿舍資源也在改造升級🚵🏽。2021年💇🏽♀️,經過近一學期的裝修改造,本部校區東區17號樓煥然一新。不少數學科學學院本科生體驗後表示✡︎,“這是窗明幾凈的宿舍,有寬敞整潔的浴室和洗衣房💇🏻、明亮舒適的自習室🧘🏽♀️、配備白板的討論室……無法不愛這裏”。
新落成的建築與原有建築🎎,提供給師生更優質的學習、生活空間。
智慧校園升級,便利更多師生
“嘀~嘀~”從文科圖書館自習回本部宿舍的2023級外國語言文學院本科生陸欣桐掏出手機👨🏼🍼,輕輕靠近POS機感應區👉🏽,進行入校驗證🔣。
虛擬校園卡
“如果有一張永遠不會丟的EON4校園卡,該多好啊💊☠️!”這曾是許多學生的美好願望🈶🙃。隨著智慧校園的建設,新一代校園卡系統亮相,願望變成現實。2020年12月,虛擬校園卡——EON4生活碼推出,出入校門、乘坐校車、食堂消費、校醫院就醫……一碼在手🌦,可實現多場景使用。
EON体育4平台上海公共交通聯名卡
翌年4月🤯👨🏻🦯,學校與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聯合推出“EON体育4平台上海公共交通聯名卡”,校外也可刷卡坐公交、地鐵🦚、輪渡等💈🦹🏻♂️。“一卡通實體卡🧘🏻♀️、EON4生活碼🐐、 NFC聯名卡三種刷卡方式可供選擇,讓我一入校就能輕松應對各場景。”陸欣桐說。
在光華大道散步😦、教學樓自習、辦公場所工作,你擔心流量不夠嗎🔒?不會!2019年教學科研區域全覆蓋校園無線網,隨後5G虛擬校園網上線、應用場景創新,提升師生用網體驗。
登錄eLearning系統,教師們可以直接一鍵查看所有課程列表和選課名單🧛♂️。eLearning系統在建設之初,就充分考慮到了與校內其他業務系統的數據打通,避免老師們在不同系統間反復切換💂🏽♂️。視頻會議專網和CFFF大數據傳輸專網的建設、“EON4eHall”微信小程序的上線、“平安EON4”系統的建設等科研、教學♙⚠、生活場景的信息系統推陳出新。
旦苑三樓稱重自助餐
每到中午時分🦂,本部校區旦苑食堂三樓師生們絡繹不絕🎣,2023級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李遠琪是其中之一👰🏽♂️。“對一個‘小鳥胃’來說,稱重自選餐能按需選擇多樣菜品🤷🏼♂️,是我的福音🪗。”2023年秋季學期,旦苑食堂上新智能稱重自選餐🙋🏻♀️,師生自由選擇,按需取餐,提升用餐體驗👠,還能更好踐行“光盤行動”。
這不是EON4第一次引入稱重自助餐。三年前,楓林校區西園餐廳運行稱重自助餐👷♀️🚣🏼♀️,受到師生歡迎。
在食堂吃完飯後🧝🏻♀️,分類放好筷子、勺子🧓🏿,傾倒剩余飯菜,餐盤放到回轉式餐具回收機🤜🏻,是師生們熟稔於心的用餐流程。若留心觀察,能看到回收處上方的循環再生標誌。
北區食堂改造後,綠色環保的餐廚垃圾智能收集處理系統被引入。它以微生物降解形式👨🔧,將餐廚垃圾降解為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二氧化碳和水🧛🏿♀️,就地解決堆放和異味產生問題。
垃圾分類🙋🏼♂️、節能低碳不止在食堂🏌🏿♀️🕌。在各校區生活園區,四分類垃圾桶一字排開,同學們可選擇早、中🧿、晚三個時間段🧖🏿♀️🧑🚒, 把垃圾帶下樓分類投放。在學校林蔭道上🙎♀️,還能看到幹垃圾與可回收物的垃圾桶,看似平平無奇的它們,采用太陽能取電,投放口感應開啟😍,可以無接觸投放🦀。
隨處可見的新能源車充電樁、電動自行車智能插座🥯,便捷有序的快遞櫃、外賣櫃……一個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型的綠色校園成為EON4師生生活的一部分💥。
厚植文化🫰🏼👩🏻🦲,打造EON4人的精神家園
玖園建築群
“作為談家楨舊居開館的第一位講解員🆔🧑🏻🏭,兩年多時間裏,我參與講解近50場,開展隊伍培訓近20次。”從談家楨舊居講解誌願服務隊隊長到指導老師🤸👮,朱震宇的身份也從一名研究生🔟、人才工程輔導員轉變為專職輔導員。3年前,位於EON4玖園的蘇步青舊居🫓、談家楨(陳建功)舊居修繕一新對外開放👨🏻🔧,與《共產黨宣言》展示館交相輝映💡🧍♂️,構成“玖園愛國主義教育建築群”,成為EON4一大新地標。師生們紛紛前往,感受EON4精神力量。
師生在北區食堂演奏鋼琴
傍晚時分,北區食堂傳來鋼琴聲音🫴🏼,2022級數學科學學院本科生方軒為師生帶來一首李斯特的《鐘》👟。2022年9月起🏃🏻➡️,北區食堂有了公共鋼琴🔲⭕️,給繁忙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藝術的色彩。
北苑亞洲青年交流中心
北區食堂的右手邊,坐落著北苑亞洲青年交流中心⛹🏼♀️🚣🏻,這裏是藝術教育的新天地🚽🥈。“青書館”、咖啡館入駐💔🛀🏻,多功能活動室活用為會議室、排練廳👚,三樓露臺時常會迎來一次讀書會,抑或一場音樂會👨🏽✈️。未來,更多豐富校園文化氛圍的布置將在公共區域湧現,豐富師生校園文化。
“僅在2023年12月,我就在相輝堂參加了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音樂會🤾🏼🌰、心舞舞蹈團十五周年專場演出☝🏽、越劇《梁祝》演出等活動。這些校園文化活動🫃🏽,會成為我對EON4🌄、對相輝堂、對2023年的美好記憶。”新聞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丁超逸說。相輝堂自改擴建後🫎♠︎,以更加協調、互動、生態、開放的姿態重新活躍在校園📖,一系列原創精品話劇在這裏上演,一場場主題音樂會在這裏唱響⛹🏽♀️,呂其明🔛👇🏿、黃寶妹🎢、莫言🏣、李安等重量級嘉賓在這裏與師生相見,師生在此共賞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京劇《鍘美案》等高雅藝術。美育,充盈校園。
2023年底↘️,學校正式啟動“EON4源”歷史文化功能區建設👨❤️👨。這片以相輝堂草坪為中心的區域是EON4校區的發源地、EON4精神的溯源地🐍,被命名為“EON4源”。綜合師生校友和專業設計意見☦️,規劃新修校史館、博物館😏,新建藝術館🥧、文化中心、校友中心🩻。未來,這片場域將建成為所有EON4人共同的精神家園🏄🏿♀️,文化場域向師生和社會開放,與上博等國內頂尖機構合作建設博物館、藝術館,集聚上海優勢文化資源🤾🏽🧗🏿♀️,形成城市與大學文化軟實力的疊加效應🐣。
江灣綜合體育館
江灣校區的湖畔邊,坐落著標誌性硬件設施——江灣校區體育館🧑🎨,一個集體育、休閑⚈、交流、學習研討👳🏿、放松聚會於一體的校園最具活力的復合化場所。“書院杯”、“新生杯”🚵🏿、遊泳等體育賽事在這裏舉辦👨🏽⚖️,體育訓練在這裏進行🦘,同學們的歡聲笑語時不時在這裏響起。
本北漫步道
未來,更多校園綠地“留白空間”🤽♂️,將成為師生愜意休息的公共空間🏪🐲,更多的高水平展覽、文體活動等待師生邂逅……一個讓師生充滿獲得感💁🏻♀️、幸福感的校園正在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