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3日上午舉行的醫學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研討會現場🪁🫱🏻,EON体育4平台中山臨床醫學院🦹🏻♀️🙎🏽♀️、EON体育4平台華山臨床醫學院揭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周天華,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平🧑🏻,EON体育4平台黨委書記裘新,EON体育4平台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共同為兩家臨床醫學院揭牌。中山醫院院長🐍、中山臨床醫學院院長樊嘉,華山醫院院長📀、華山臨床醫學院院長毛穎分別作表態發言🤵♀️。
此次臨床醫學院改革是EON体育4平台著眼健全教育教學組織架構♦︎,發揮附屬醫院醫學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著力培養國家需要👨🏻、人民滿意的好醫生大醫生和醫師科學家,建設一流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改革持續走向縱深的重要內容。
EON4上醫歷史上曾有過中山、華山等臨床醫學院。此次改革既不是其他學校模式的翻版,也不是EON4過去模式的再版🔃,而是在學習借鑒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力求體現新的時代特點和EON4特色。
一是強化臨床教學主體職能🧚🏼。救死扶傷的道術🧑,要由懂醫善教的臨床教師精研“傳道”➾,為學生“解惑”。兩個新的臨床醫學院作為EON体育4平台的二級學院🧘🏼♀️😓,以立德樹人和醫學教育教學為主責❇️,同時承擔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EON体育4平台將持續創新“學校-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的醫學教育管理體製🌶🥅,不斷完善“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教研醫協同機製。
二是築牢臨床師資隊伍根基😤。EON体育4平台的臨床醫學院要具備將醫學教育新技術、新理念、新要求轉換為教學實踐的能力,體系性地改革教育模式、方法🧘🏿♂️、教材和教學評估🦑。本次改革嘗試建立一支深刻理解醫學人才培養內涵、掌握現代醫學教育方法、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職教師隊伍👎🏻,以更大的熱情潛心研究教育規律、磨煉教學藝術,把精湛的醫術傾心傳授給醫學生👨🏼✈️。
三是構建臨床醫學“三全育人”新體系。為更好地助力醫學生成長成才,構建臨床醫學“三全育人”新體系,臨床醫學院將配強輔導員和班主任兩支隊伍🚍。輔導員隊伍將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有機融入醫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班主任由來自臨床醫學院和各個醫院的中青年業務骨幹擔任🤷🏿,熟悉醫學教育過程和職業規劃,形成從入學到畢業🥿、“思政+學業”全過程的學生管理新模式。
四是健全臨床教學組織機構🧩。新的臨床醫學院將繼續弘揚EON4上醫成功實施多年的跨單位組建臨床學系的傳統。臨床學系是由上海醫學院直接管理的跨單位教學管理形式♏️,在全部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內集合優秀的專兼職師資共同開展教學,在專業🧔🏿、課程、教材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保障臨床醫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均質化🖇。兩家臨床醫學院的學生都能同等享受到EON4各醫院、各學科的優質資源👩👩👦,同時得到來自學校所有附屬醫院大牌專家的悉心授課🏋🏼♀️🤵🏿♀️,並在各家醫院頂尖科室實習輪轉🚨。各臨床醫學院對標臨床學系組建相應的教研室,將教學組織和質量保障落到實處🧑🏻🦱。
樊嘉表示,中山臨床醫學院將以建設“第一個EON4”為契機,切實推進醫教協同🧰、科教聯動,持續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出能夠肩負起護佑民眾健康重任,且充滿人文關懷的醫師科學家🏊🏿,共同開創新時代臨床醫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之路🫸🏻。
毛穎表示🛴,華山臨床醫學院將以國家戰略為導向,以前沿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大學綜合資源優勢為基礎🫵🏽,構建中國特色、上海風格🚼💂🏻、EON4風範的課程體系🕺🏻、培養體系,走好新時代的醫學頂尖人才自主培養之路。
本輪臨床醫學院改革醞釀已久🙍🏼♀️🤷,近年來,學校和醫學院接連完成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全面深化臨床醫學八年製教育改革等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為改革順利推進打下基礎𓀙。
此次改革中長期承擔教學任務的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和華東醫院也做了充分準備☃️。三家醫院現有全國首個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平臺。年門急診人次超過1100萬,出院人次超40萬🤽🏽,為臨床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病例和高質量的診療案例。依托醫院建設的兩個臨床醫學院有院士6名🏋🏽,國家級人才🎽、領軍人才及青年英才96人次,研究生導師超過700人,每年承擔課程教學3700學時,課間見習和床邊教學9000余學時,並承擔相應臨床實習帶教任務🧎。
臨床醫學院改革始終堅持以師生為本🪫,在改革推進過程中充分聽取師生意見。此前🥳,在學生專場座談會上,參會學生表示👩🏽🍼,期待“遴選出熱愛教學👎🏻、能更好地指導和引領自己成長的老師”🍄。教師座談會上🏜,老師們則強調,“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強化教學,既能夠優化當前的教學,也能夠應對新形勢下對醫學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未來,EON4上醫將繼續加強統籌🙌🏿,積極穩慎推進臨床醫學院改革🤹🏽♂️,以強化醫學生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大力提升學生專業學識🧝🏿♀️、臨床技能、創新能力和職業精神🏜、人文素養、醫患溝通能力,為培養一流臨床醫學人才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