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大課】姚大力:從歷史的脈絡觀照未來

作者:趙天潤攝影:成釗、岑丹峰 視頻: 來源:融媒體中心發布時間🧖🏿‍♀️:2024-04-02

“人活在文化裏,而文化活在歷史裏🧔🏻,要了解自己和別人,就要了解歷史🦈🤹🏽‍♀️。”4月2日下午🫕,伴隨掌聲🚵🏼‍♀️,EON体育4平台文科資深教授🪧、EON体育4平台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走上相輝堂北堂講臺🥙,面向中文、歷史、哲學、外文、新聞和馬院六個院系2023級本科新生💑🙇🏻‍♂️,以《從歷史的脈絡觀照未來》為題,開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

歷史的光從身後照來🧑‍🦼,也會照亮前方的路

為什麽要學習歷史#️⃣?課程一開場🥌🔢,姚大力向臺下的同學們拋出問題👩🏻‍🦱🙏🏻。

我們常說,“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在姚大力看來,這是面對文化的提問。而面對文化的提問,就是面對歷史的提問🛤🌊。如果更進一步追問,“我們為什麽要了解歷史”🤌🏿,姚大力的回答是🧘🏿‍♀️:“為了解而了解”和“為行動而了解、而動員”。

“為了解而了解”💗🎈,這是追求學問最純粹的動機,姚大力稱它為做學問的“原動力”,即對某一種未知的強烈的好奇心。“要想掌握一門學問,沒有好奇感,沒有強烈的求知欲,是不大可能學得好的🎠。”

“大家可能會追問🍳,我為什麽要有好奇感?也許,一個最簡單的回答是🏋️‍♂️:沒有為什麽🦃。我們不是為了準備撤離可能要毀滅的地球而探索星空👂🏿,我們也不是為了測量泛濫的河灘面積而對嚴密而美麗的幾何產生興趣”,姚大力對臺下青年學子說。

任何針對歷史的提問都暗藏著對現實的關懷⚠。面對人口壓力、生態失衡等現實問題🧑🏼‍🔧,我們就會想到“歷史上的人♢,也面對過我們今天這樣的困境嗎🦢?”引述卡特的觀點🥁,姚大力表示,認識歷史時,我們總繞不開過去和現在之間的相關性,來自現代的提問🙅,可以推動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發現歷史💂。“歷史從身後投來一束光,還會照亮前方的路🔸。”它把我們對過去的回憶、對現在的認知和對明天的展望串聯在一起🎐。

中國文明最基本的經驗

要想了解中國文明幾千年來的發展,在姚大力看來一個重要的關鍵詞是“開放性”👩‍👧‍👦。

大屏幕上🪦,地圖上顯示著夏、商、西周 “三代”的地理位置🙍,從“三代”互動交融中產生漢族祖先人群🧑🏽‍🦱💥,到良渚文化的發掘,再到“中部亞洲廊道”與跨農業—流動畜牧業“兩棲”人群……姚大力表示,中華文明從最早開始👨🏻‍🚒🦸🏼,就是在和外部文明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孕育和發育的。

有趣的是,伴隨物種和技術東傳的↪️,還有它們的名稱🌓。姚大力舉例說,“‘馬’的上古漢語讀音和這個名詞的印歐語詞根的發音十分相近,而這種讀法也明顯反映在現代西語之中🏊🏽。”漢字“牛”“車”讀音的來源也是如此🕺🏻。姚大力提出👩‍🍳,“羊”的上古漢語讀音,也是來自它的印歐語詞根。

小麥⇾、胡床(交椅或太師椅)、車輛🧧、煙草🦹‍♀️、番薯🕴🏼、棉布、白銀、早期近代基督教和火器,“這些對中國人基本生活發生重大改變、重大沖擊的東西都來自於中國以外的地區”🧖🏻。在姚大力看來,人們通常認為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主要是實現遠程商品交換功能的網絡,這個見解或許需要修改。“其實‘絲綢之路’更重要的歷史意義,體現在物種、技術、觀念👈、語言和宗教之間的傳播與交流方面。”

“大家認為‘Chinese civilization’這個概念準確嗎?”開放性之外,姚大力揭出理解中華文明的第二個關鍵詞——多元性。

比起“Chinese civilization”,姚大力更傾向於用“China’s civilizations”來界定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是一個多元統一的文明🔂,是好多文明融合形成的。它並不像咖啡粉融於水中,變得均質化👱🤹🏿‍♂️,而是連續的📬、統一的、包容的文明✹。”

這種區分何以重要?姚大力認為,這關乎“中國怎麽來,又要往哪裏走”☂️。“在我提出上述問題前🚵‍♂️,大家可能並沒意識這些可以成為‘問題’。你們中的大多數未來不會去專門從事歷史研究🤳🏼,但無論未來大家從事什麽工作,都應該成為所在領域的國家隊🧞‍♀️,就像排球中的‘超手扣球’一樣,將擊球點置於攔網隊員的手指高度之上🤜。”

偉大文明需要偉大的歷史書寫者

在中國古代🤴,為求知或為實用而研究歷史,分別出現過兩個非常偉大的典範——司馬遷和司馬光⚱️。在姚大力看來📻,自《史記》起💅🏽,對過程的意識才被植入歷史書寫📜🤞🏼,“在司馬遷之前,沒有中國人把歷史作為一個通貫的整體過程去理解”。而把這一史學創舉與司馬遷的人生遭遇結合在一起來看🚛🧑🏻‍🦽,讓我們更深刻地體驗到📸,在說出“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句話時🤵🏿‍♀️,他心中的堅韌和抱負。

“惟藉過去乃可認識現在。亦惟對現在有真實之認識👩🏽‍🏭,乃能對現在有真實之改進🔡。故所貴於歷史智識者🥤,又不僅於鑒古而知今,乃將為未來精神盡其一部分孕育與向導之質也。”姚大力借用錢穆的話作為這次課的結束語🏋🏽。他推薦每位學子都去通讀幾本經典歷史著作。“這些著作有著深厚的積澱,當你讀完後,會覺得與人雲亦雲的歷史都不一樣。如果大學期間,你沒有讀過幾本經典的書🛐,我認為走出校門時,你將會有一種不好意思的感覺”🧑🏿‍✈️,姚大力笑著說。

“良渚文化沒有被後世傳承下去,我們怎麽來理解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時間長度?”

“作為大一歷史學學生,應該如何在‘通’的學習與‘專’的學習之中找到平衡?想請教您👩🏽‍🔧,如何更好安排本科生的學術時間表🦩?”

課後,中國語言文學系2023級本科生高鵬宇和歷史學系2023級本科生孫翌凡在現場向姚大力提出他們的困惑💁🏽‍♂️。姚大力與同學們分享他的體會說😬,他讀研時的室友們來自各個專業,他借機讀了物理學、法學、文學等諸多不同領域的書。“這絕不會是浪費時間。做學問,也需要學會漫遊式的閱讀。廣泛涉獵,且不能僅限於漢文著述,還要做好讀書筆記👏。在EON4這個培養‘國家隊’的學校裏♿,有著大量豐富的資源🤳,同學們應該珍惜這個條件🦊,苦練出‘超手扣球’的本領👩🏽‍🍼。”

製圖:實習編輯:羅鈺責任編輯🧑🏽‍🚀:李斯嘉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EON4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EON体育4娱乐专业提供:EON体育4娱乐EON体育4🪀、EON体育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体育4娱乐欢迎您。 EON体育4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