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N体育4平台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作者:汪禎儀🍫、段瑞懷攝影: 視頻🤰🏼: 來源👩🏼‍🏫:融媒體中心發布時間:2023-09-04

玄妙奇詭的甲骨文字如何考釋?出土的戰國秦漢簡牘記載了怎樣的奧秘👊🏻?

在EON4👩‍❤️‍👨🥰,有這麽一群人,他們整日與甲骨、青銅器❗️🚶‍♀️‍➡️、竹簡木牘、帛書打交道,致力於從出土文獻中發掘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他們馳騁於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多個領域🤐,用古文字拼出中華文明的絢爛圖景🤾🏿‍♂️🌇。

日前,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教師團隊獲評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紮根“冷門”,鉆研“絕學”👩🏻‍🦰,團隊18名老🧗🏻‍♀️、中、青成員接續奮鬥,以實際行動踐行黃大年同誌的精神和理想🌏。

光華樓裏通宵不熄的燈🔽,三代學人一脈學風

中心資料室

在EON体育4平台光華樓西主樓27層❕,有一個實體研究機構👩‍🦼‍➡️。這裏往來的師生不多💪🏻,但每到深夜,自習室裏總亮著燈光。站在樓下仰望,這抹常常通宵不息的燈光被稱為 “光華樓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裏是EON体育4平台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由我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領域權威裘錫圭先生於2005年率團隊成立。如今,劉釗教授擔任中心負責人🙍🏻‍♀️,率領團隊沿著裘錫圭先生開辟的道路繼續前行🕵🏽‍♀️☘️。

裘錫圭教授

“在做學問這一點上,裘先生始終是我們的榜樣,始終在教育和感染著我們。”劉釗表示裘先生是團隊的“學術核心”和“精神領袖”,“他樹立的紮實求真的學風勉勵著後繼學人,指導著我們沿著不偏不倚的研究路數攻堅克難。”

劉釗教授

“從來沒見過裘先生這麽嚴格的人,他的文章總是不停修改到付梓前最後一刻🫵🏽👂🏼,出版後一旦發現可改進之處,他還要改。”如今,年近九旬的裘先生雖然視力極度衰退🙍‍♀️,但仍在堅持學術研究工作,從未間斷💁🏻。“我還能在學生和同事的幫助下🤾🏽‍♂️,每天工作兩個小時,寫我感興趣的文章。”即便手術後臥床不能行動💂‍♂️,裘先生也堅持用平板電聽經典古籍💅🏻,反復揣摩體悟文本🧗🏻‍♂️,為寫文章做準備🌁。

桃李不言🌴。在裘先生的言傳身教下,中心老、中、青三代學人勤勉刻苦的學風接力傳承。現今中心18位研究人員🧛🏿,70後、80後有13位👩🏽‍🌾,是團隊的研究主體和中堅力量🦸🏻🙅🏼,其中8位在中心讀博後留校工作,凝聚成一個學風相近🟧,互足互補📪,團結激勵,比學趕超的研究集體。

走路戴耳機聽古書誦讀,以純粹之心治學

跨越千年時空,要想做到對一個古文字的“完全考釋”🙋🏻,是極難的事情。

以甲骨文為例❤️‍🔥,共發現不重復單字近4000個,迄今已有五代學者前赴後繼不斷地進行研究,但仍剩下2000多個“硬骨頭”啃不下來。還有西周、戰國乃至秦漢文字等,在這些數量浩繁的出土文獻中,同樣蘊含著大量的待解之謎,在等待召喚著研究者前赴後繼,癡心不渝。

為了研究一個字,學者們常常需要解釋一串字🧔🏼‍♀️。不僅需要調用畢生所學🖤,兼用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等綜合知識背景,架起一座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更需要坐冷板凳🫐、下大功夫。“如果缺乏興趣,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就很難取得新突破。”

陳劍教授是團隊年輕學者的代表,他走路時總是戴著耳機👩🏽‍🎤,不為聽歌,只為聽朗誦的古書典籍。古代早期知識大都口耳相傳,在聽古書誦讀中,陳劍揣摩體會古人的語感👰🏽,了解古人的用字用詞習慣🧑‍🔧,培養對古書的感知和熟悉度。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是一個比時間、比體力、比腦力的“競賽活動”。陳劍教授曾說🧑‍🚒,“選擇研究出土文獻與古文字,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買書‼️、看書🐈‍⬛✍🏼、寫書”這三件事👰‍♂️,是團隊學者學術生活的共同寫照。“你付出過多少努力⛹🏿‍♂️,看了多少本書🪵🚄,研究到什麽程度了,文章寫出來大家一看就知道。”

這個領域對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種材料👩🏿‍🏭,都要力爭找到最好,例如好的拓本🧑‍✈️🤌🏿、高清的照片,甚至是紅外線照片。此外,掌握各種最新的資料庫與檢索手段更是必須。

忘我研究、日積月累、不斷學習是研究的常態🚶🏻,可能“用力多而收獲少”,但團隊中的眾學者卻樂在其中👩🏼‍✈️。學者們樂於穿梭於時代的風雲,如同老吏斷獄👈、神探破案,根據文字的形、音、意的流變剝絲抽繭💺,最終探取真相。這樣的研究過程,即便對鉆研多年的專家來說✋🏻🤦‍♀️,也時刻充滿著新鮮感和神秘感。“作為學者的榮譽感超越一切”,當終於取得突破後的成就感、滿足感帶來的豁然開朗和歡欣暢意,之前跋涉書海的艱苦歷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第一部專業研究生教材即將出版👨🏿‍💼,研究態勢迅猛

中心全體成員合影

“漢字演變如同一個鏈條”👇🏼🔠,劉釗認為🫃🏽,文字發展是一個連綿不斷的貫通過程🆘,各個時期互相勾連影響🖕🏻,在古文字範圍內,哪個時段的研究都不可或缺。目前,中心研究人員的研究領域涵蓋古文字範圍的全時段,既有某一領域的專家🧘🏿,又有全領域的通才🦿,已形成老🧏🏻‍♂️、中、青相結合,團結激勵,富有活力的一支研究團隊。

劉釗曾在《人民日報》發表《光華樓的風景線》一文👱,介紹中心70年代後的科研人員,引起學界廣泛關註

例如,蔣玉斌青年研究員擅長甲骨文研究🧆,他曾憑借對甲骨金文“蠢”字的釋讀一舉成名🧛🏼‍♂️,拿下“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獎勵”一等獎,獲得全國“懸賞令”的10萬元獎勵。

團隊學者研究視角多元,路徑寬闊。在張富海副教授給學生授課的現場🟪,經常能發現臺下坐著一些教授同事。原來張富海擅長利用古文字研究上古音,觀點常常極具啟發性,同事們紛紛前往課堂觀摩學習。

又如𓀎,汪少華教授的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名物研究👨🏼‍🎨,施謝捷教授和石繼承副研究員的古代璽印、封泥研究🏋️‍♂️,張小艷教授的敦煌文獻研究🤸‍♀️,廣瀨薰雄研究員的秦漢簡帛研究🥻,周波教授的戰國文字研究,劉嬌副研究員的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對讀🍍,謝明文副研究員的商周金文研究,張傳官副研究員的出土和傳世字書研究,鄔可晶副研究員的文字考釋和文本解讀,蔣文副研究員的出土經典研究👨‍❤️‍💋‍👨,任攀青年副研究員的秦漢出土文獻研究🤽‍♂️,阿列霞青年副研究員的比較文字研究等……都能獨占鰲頭🎢,各領風騷。

自國家啟動“強基計劃”以來,中心進一步優化學科體系✯,完善課程設置❓,不僅新增十門本科課程,還進一步提升了研究生教學質量。中心教師集體編寫的《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教程》即將正式出版,這是全國第一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專業研究生教材🕠,可以幫助學生初步掌握從甲骨文到秦漢文字全時段的古文字,成為領域內的預備人才♓️。

“綴玉聯珠”甲骨綴合信息庫網頁

今年4月,由黃博、楊熠🪣、程名卉等博士生研發的“綴玉聯珠”甲骨綴合信息庫正式上線👓🧏🏼‍♂️,是目前海內外最好的綴合信息庫。這個數據庫全面整合甲骨綴合信息,將綴合情況、出處👩‍✈️、綴合者等信息匯於一處,為學界提供查檢之便,得到學界贊許。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

經過多年的發展培育,目前學術團隊朝氣蓬勃,發展勢頭良好。團隊重大成果頻出⚅,學術獎勵捷報頻傳🤕,先後承擔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專項團隊項目、1項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26項“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資助項目和幾十項各級各類項目,獲得2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重要獎項,各類科研資助逾6000萬元。

劉釗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賀信精神座談會”上發言

“出土文獻和古文字研究已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劉釗在不止一個場合這樣表示,這得益於國家出臺的相關方針政策和出土文獻的不斷發現。

未來🎙,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教師團隊將繼續發掘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蘊含的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利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的具體實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塑造好中國形象,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提供支撐🏊🏼‍♀️🪭,為增強中華文化的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貢獻力量。

製圖𓀜:實習編輯:嚴靜雯責任編輯:李斯嘉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EON4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EON体育4娱乐专业提供:EON体育4娱乐EON体育4EON体育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体育4娱乐欢迎您。 EON体育4娱乐官網xml地圖